本帖最后由 月下丝语 于 2016-1-31 09:45 编辑
DLS随笔
99、由《拉兹之歌》想起了印度电影《流浪者》
在朋友的空间看广场舞,无意间发现了《拉兹之歌》的视频,但记忆中的这首歌,开头是“到处流浪……”而不是“我是流浪儿……”。当时我们年轻人都喜欢唱这首歌! 由《拉兹之歌》想起了印度电影《流浪者》。长春电影制片厂在1955年译制完成了这部影片。不少人是在七十年代后期才看到这部电影,但是,在我记忆中,应该在五十年代后期,也就是我中学时代就看到这部电影了。 《流浪者》讲述了这样一个故事: 大法官拉贡纳特素来坚信“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”这一理论,这种以血缘关系来判断一个人德行的谬论倒头来害了不少好人。23年前他曾以此为据错给强盗的儿子扎卡判了罪。无辜的扎卡设法越狱后,成了真正的罪犯。他决心对法官进行报复,一天晚上突然将其妻子里列抢去。后来他知道里列已经怀孕,就故意放她回家,并四处散布谣言,使得法官对无辜的妻子顿时产生猜疑。当里列回家以后,法官果然认为妻子已经受辱了对他不再忠贞。他不顾里列的苦口解释,硬是抛弃了当时正要分娩的妻子。从此里列过上流浪的生活,不久她在一个凄风楚雨的夜晚将拉兹降生在大街上。 少年拉兹因母亲被父亲遗弃而流落街头,生活迫使他从小偷小摸,成了惯偷。后来他在学校结识了少女丽达,但是拉兹的抚育父亲(即丽达的监护人)很快结束了两人的交往。 然而,在两人的心内始终没有把对方忘怀。拉兹成年后,在一次偷窃中鬼使神差地重遇见丽达——这时她是个楚楚动人的贵族小姐。他爱上了丽达并萌发改邪归正的意念,皎洁的月光如此动人,他们在海面小舟上扬起风帆,一同去找寻相爱的喜悦。但是流氓团伙的头子扎卡却不停地要拉兹去偷盗。 最后,拉兹知晓自己的身世和父亲抛弃母亲的真相,心中充满怒火的他杀死了罪恶的扎卡,在等候审判期间设法从狱中逃了出来,意图刺杀生身父亲——即法官拉贡纳特,却失手被擒,已成为律师的丽达在法庭上为他做了精彩的辩护。影片结束,拉兹被亲生父亲法官判了徒刑送进监狱,他的悲惨经历证明了所谓“贼的儿子就一定是贼”血统论的彻底荒谬,而丽达却矢意要等待他出狱…… 《流浪者》是由拉杰•卡普尔1951年自编、自导、自演的结构最完美的影片,电影手法细致入微。歌曲与画面的配合,拉兹和丽达一段长达九分钟的爱情歌舞梦境,都与剧情和主题水乳交融。 《流浪者》中反复出现的丰富多彩的歌舞场面也令人难忘。影片的主题歌《拉兹之歌》和插曲《丽达之歌》感情真挚朴素,旋律优美流畅,深受我国观众的喜爱,“阿巴拉姆”的旋律更是久唱不衰。 电影很长,约有三个小时。 故事情节感人,音乐动听。观看这部电影,仿佛进入了电影故事里,随着电影的情节而喜怒哀乐,不能自已。拉兹和妈妈的苦难,流浪的身影,丽达的美丽善良,那无助的歌声,深深打动着我。 看完电影,心里还回荡着那主题歌,拉兹之歌,阿巴拉姆,阿巴拉姆,到处流浪,到处流浪,在这旋律中,我不知道自己为什么会引起如此强烈的共鸣,我只感觉年轻的心被某种看不见的东西所叩动,仿佛那是期待已久的声音,仿佛心灵深处的某种东西被唤醒,情不能自禁…… 2012-7-2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