查看 86201 回复 1

小小说----苗祝氏的秘密

[复制链接]

71

主题

0

好友

2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大咕噜Rank: 4

跳转到指定楼层
发表于 2021-1-7 13:51 |只看该作者 |倒序浏览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苗祝氏的秘密

       长江之滨的小康村是个新建居民区,近几年陆续移居了因征地拆迁而来的各地村民,总户数有一二千人家。
       满头白发、一只眼瞎了的苗祝氏是从邻镇的塘坊村而来,她进了新村的老年公寓,与不少独居或留守的老人抱团生活。每天下午,苗祝氏带着泡西洋参的保温杯,到老年公寓活动中心打麻将消遣。
      苗祝氏已96岁高龄,倒是行路不摇、双手不颤,出牌和牌少有出错。老人随和慈祥,时常用沙哑的嗓音哼哼:“一只麻雀一个头,两只眼睛乌溜溜;两只翅,两只脚,一个尾巴竖雀雀。”小她一二十岁的麻友们被逗乐了,哈哈笑道:“以后我们多陪你老人家,大家图个乐!”苗祝氏蠕着瘪嘴说:“要西!要西!”众人听不明白,哈哈哈一笑而过。
       汶川地震那年秋天,苗祝氏咳嗽发烧,麻友们送她到镇卫生院治疗,诊断为老年肺炎。苗祝氏怕自己有个三长两短,托麻友让上海养子来见面。听说养子是上海人,众人都很惊讶,这个苗祝氏不简单哪!
       原来早在抗战期间,苗祝氏男人在上海提篮桥一家饭店当厨师,与养子的父亲福佑结为朋友。福佑是外地人,在上海经商,曾拿出数十个银元,让厨师去修复被战火损坏的老家房屋。日本战败前夕,福佑去茅山处理一笔生意,一去不回,据说死于战火。福佑老婆天天以泪洗面,抑郁而亡,留下一个不满五岁的孩子,托孤给了厨师。厨师姓苗,将孩子改名叫苗崇汉,让没有生养的苗祝氏十分欢喜,当亲生孩子细心照看。解放后,为照顾体弱的父母,苗祝氏和厨师回老家生活,苗崇汉寄养在上海朋友家,图个好的生活和读书环境。
     隔天,一个叫沪生的俊郎青年风风火火来到老年公寓,说是苗祝氏的孙子。沪生解释:“父亲苗崇汉刚动了手术,置换了股骨颈,这次他一人来看望奶奶。”苗祝氏病愈出院,刚巧生日快到,麻友们与沪生商议,为他奶奶办个寿宴,热闹热闹,钱嘛,大家凑份子。看到许多人为奶奶祝寿,酒酣耳热的沪生激动得泪流满面。寿星苗祝氏穿红挂绿,即兴唱出一首古朴山歌:“双细眉帘子多花眼,哪得二十岁郎君不动心……”将祝寿引入高潮,
     沪生晚上住宾馆,白天陪奶奶。有天沪生与奶奶到村外的路边,去寻认苦楝树。沪生指着枝头结着玻璃球大小果果的苦楝树回忆道:“父亲十二三岁时,经常腹痛腹泻,慢慢面黄肌瘦,行路都要扶着,上海医生说恐怕不行了。奶奶你领我父亲回乡下,四处求医问药,被一位郎中诊断为姜片虫病。奶奶挖了苦楝树根皮,煎汤祛虫,才把我父亲的命救了回来。”苗祝氏说:“是啊!因为不知道份量,煎的汤喝多了,你父亲还昏死过去。”沪生花力气掘了一截楝树根,要带回作个纪念。
       究竟年纪大了,苗祝氏病后又祝寿,又陪孙子,虚耗了元气,卧床不起。沪生要送奶奶到医院,苗祝氏不肯,她说:“你陪在身边,我已很开心。这次是大限到了。”沪生茶饭不思、寸步不离。麻友们劝他不要过度伤心。沪生说:“我父亲讲过,厨师爷爷在一个三九天,为救到乡下过寒假,不小心落水的我父亲,患伤寒去世。奶奶白天农田干活,晚上纺纱做花边,熬瞎了一只眼,将节衣缩食省下的钱汇到上海,供我父亲生活、读书。我父亲二十岁时去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,患上肺结核。奶奶隔三岔五寄营养费到新疆,让我父亲度过难关。这恩情永世难报。”
     苗祝氏渐渐粒米不进,全身发凉,她当着孙子和麻友的面,让人打开她的一个樟木箱,里面竟有一只日本西铁城怀表和一套日本金彩九谷烧茶具,大家十分吃惊。苗祝氏又说出了个骇人秘密:“沪生啊!你的亲爷爷、亲奶奶,是日本京都人。你亲爷爷不叫福佑,叫佐佐木。那年一次私人聚餐,佐佐木酒喝高后说,他们是黑龙会的成员,刚得到重要情报,准备送交特高科,要将上海地下抗日组织一网打尽。厨师爷爷知道后,烧出一条时鲜河豚鱼,佐佐木夫妻吃后,中毒身亡。佐佐木夫妻垂危时,厨师爷爷答应,将他们的孩子抚养成人。”
        沪生脸色惨白、浑身发颤,嘴里喃喃:“奶奶说胡话了!奶奶说胡话了!”麻友们安慰沪生:“这比电视剧还要离奇。老人家临走了,还要搞笑一回,不信不信!”苗祝氏喘着气连说:“斯米麻塞!斯米麻塞!”接着又虚弱地哼哼起来:“打柴后生一团苦,河边讨水问渔姑。大雁南飞菖蒲枯,渔姑可怜俚个受苦…苦…”还未哼毕,便气绝而亡。
     将奶奶送别,沪生代表父亲赠送老年公寓五万元钱。沪生说:“上世纪七十年代末,我父亲从新疆返沪,开始摆地摊,后来做股票认购证生意,掘了第一桶金,日子苦尽甘来。奶奶身板硬朗,生活自理,她接受了我父亲的生活赡养。这点小钱,算是答谢小康村父老的厚爱。”
      沪生开着大奔离开小康村不远,将车停在路连,失声痛哭。原来在动身前,他在金彩九谷烧茶具盒隔层,发现了一张在京都金阁寺拍的合家欢照片。照片中年轻夫妇身着“三式军衔”的日军尉官服,抱的一位小男孩,脸型眉眼他再熟悉不过了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此文刊于2020年第六期《常熟田》,红十字是作者笔名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

137

主题

0

好友

6938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沙发
发表于 2021-1-26 12:17 |只看该作者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法律底线不可逾越,网民应遵纪守法,不造谣传谣,文明互动,理性表达,共建诚信健康网络环境。

商务合作: |论坛信息客服:0512-52037268 |论坛微信客服:cs1816852351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零距离APP二维码