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76
发表于 2015-5-16 10:17 |显示全部楼层
gzm001 发表于 2015-5-16 10:04
文约义丰,赞!

谢谢老哥!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77
发表于 2015-5-18 08:27 |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月下丝语 于 2015-5-18 08:45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DLS随笔—— 18我喜欢《寒江雪》这首歌


      去年年初,在我的网友素颜的空间,我第一次听到这首歌,感觉非常好听,还以为是象李玉刚那样男女声出自一人。当时我还不知道歌名,我问了素颜才知是《寒江雪》。听这歌名,首先想到了唐朝柳宗元“千山鸟飞绝,万径人踪灭。孤舟蓑笠翁,独钓寒江雪”这首诗,它刻画了一个寒江独钓的渔翁形象!你看,在漫天大雪,几乎没有任何生命的地方,有一条孤单的小船,船上有位渔翁,身披蓑衣,独自在大雪纷飞的江面上垂钓。我当时想莫非和这有关吧?
      今天,我在百度上搜索到了这首歌,才知道它是郑源跟京剧名伶储兰兰一起合唱的,而不是郑源独唱。还有这首歌与柳诗无关,若要说有关,我以为也行,它们都是借“寒江雪”这景,烘托孤独之情的。
      郑源储兰兰那真是珠联璧合,完美无瑕!不仅有新京剧的魅力,又有情歌王子郑源的倾情献艺,不一样的火花,不一样的精彩!让我们一起来欣赏吧:
      储兰兰: 寒江雪可怜白屋佳人 春华换银蝶 这一切 只因为你的离别
      郑  源: 寒江雪 映出孤独的离别这一夜 寒风冷落无明月 谁来解 此时心中的情结 我孤寂 谁来填我心空缺 心碎着 你给的风雪 思念着 不分昼夜 等待着 重逢的季节 寒江雪终映明月
      储兰兰: 闻风雪柴门之外 可有我归来的人 这一夜谁在等谁的出现 寒江雪 可怜白屋佳人 春华换银蝶 这一切 只因为你的离别
      郑  源: 寒江雪 映出孤独的离别这一夜 寒风冷落无明月 谁来解 此时心中的情结 我孤寂 谁来填我心空缺 心碎着 你给的风雪 思念着 不分昼夜 等待着 重逢的季节 寒江雪终映明月
      储兰兰: 闻风雪柴门之外 可有我归来的人 这一夜谁在等谁的出现 寒江雪 可怜白屋佳人 春华换银蝶 这一切 只因为你的离别
      郑源&储兰兰(合): 闻风雪 柴门之外 可有我归来的人 这一夜谁在等谁的出现 寒江雪 可怜白屋佳人春华换银蝶 这一切 只因为你的离别 这一切 只因为你的离别 这一切 只因为你的离别
      歌词意境:
      天寒地冻大雪纷飞。一个被厚厚的白雪包裹着的屋子里有一位佳人,等待着自己的心上人归来,春去秋来,又到了银蝶飞舞的季节,却不知心上人在何方,也不知何时是归期?可怜佳人何等的孤独,怅然,凄凉,幽怨!
      在这个大雪纷飞,冰天雪地的画面中,两幅画面互相衬映:一边是屋内佳人依窗眺望,久久伫立,一边是,在天地的尽头,有一个很模糊的身影,为了某种原因毅然决然离去,后面留下两行深深的脚印……真可谓一处别离,两处孤寂!在这样的一个夜晚,寒风肆虐,似乎毫不体谅佳人心情。连月亮也不肯出来,相思之情无法遥寄!此情此景怎不令人心生酸楚! 多少离愁别恨,怎一个情字了却?孤独寂寞尽在不言中,渴望温暖,心中的缺失无人来填补。心碎如同风雪。思念不分昼夜。春去秋来,翘首期盼,等待着能够在某一天重逢。寒江雪终究会和明月相映生辉!
      风夹杂着雪花呼啸着,狂风肆虐,屏息倾听而没有丝毫的睡意。风吹柴门咯吱作响,疑是叩门声,是不是心上人归来了呢,?是谁在等着谁的出现呢?是屋内佳人等着自己心上人的出现?还是离别多年的人儿归来啦,轻叩柴门,希望心中佳人那熟悉的身影出现呢?……
      它告诉我们:人间多少美好的情愫,应该及时把握;多少幸福的时光,应该愈加珍惜!
      《寒江雪》由郑源填词作曲。郑源是北京戏曲职业艺术学院的教授,是目前国内最年轻的教授。郑源的风格基本固定在情歌的类别,那一句"寒江雪,可怜白屋佳人,春华换银蝶,这一切,只因为你的离别……",细腻的笔触使歌曲有了更纵深的镜头感和层次感,可谓风采尽现。《寒江雪》可看作是一曲凄美的爱情之歌!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 写于 2013-1-14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 修改于2015-5-18
      1.情歌王子郑源与京剧名伶储兰兰
         QQ图片20150516164115.png

      2.郑源与储兰兰演唱《寒江雪》
         QQ图片20150516164218.png


   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78
发表于 2015-5-18 09:46 |显示全部楼层
竹林深深情意浓 发表于 2015-5-17 19:30
幸福是一种体会、一种感觉、一种知足的心境。

雨果说:”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,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,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心灵。”一个人想要获得真正的幸福和终身的快乐,就应该选择积极且正确的包容心态。 包容是一种至高无上的美德,是人们在生活中长期修炼得到的。它不断洗涤着人们的心灵;包容就像海一样宽!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79
发表于 2015-5-18 09:54 |显示全部楼层
gzm001 发表于 2015-5-18 09:45
问月下:情为何物?

问世间情是何物,直教生死相许?情如美酒,让人欢喜让人醉;醉过方知酒浓,爱过才知情重。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0
发表于 2015-5-18 10:42 |显示全部楼层
gzm001 发表于 2015-5-18 09:58
那如果不喜欢喝酒的呢?呵呵

我就不喝酒,那只是个比喻,老哥,其实你我都过了谈情说爱的最佳期了,哈哈!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1
发表于 2015-5-18 10:52 |显示全部楼层
梦在远方 发表于 2015-5-17 09:32
巴黎圣母院我去过,外观很雄奇,我以后会写到。

期待老梦续篇;等着看你在巴黎圣母院的留影!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2
发表于 2015-5-19 08:24 |显示全部楼层
竹林深深情意浓 发表于 2015-5-18 20:59
第一次听,也很喜欢这首歌!

言外之音,以后听不喜欢了?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3
发表于 2015-5-19 20:55 |显示全部楼层
竹林深深情意浓 发表于 2015-5-19 14:08
好的东西会一直喜欢!

喜欢凄美的旋律与歌词。

从这一曲《寒江雪》里,我们不仅能听到水准颇高的古韵绕梁,更能从中看见郑源用音符泼墨的离愁别绪。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4
发表于 2015-5-20 10:31 |显示全部楼层
本帖最后由 月下丝语 于 2015-5-20 10:48 编辑

                           DLS随笔——19、通感


      仔细聆听“水墨江山”,当古老的中国旋律在吉他琴弦上奏出时,竟然营造出穿越时空的错觉。弦指间流淌的音符一如宣纸上泼墨的弥散,令人久久回味……
      这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方法呢? 就是“通感”。
      “通感”, 也有人把它称之为“移觉”。通感是视觉、听觉、触觉、嗅觉等感觉互为转移、把一种感官的感觉移到另一感官上的表现手法。通感由比喻构成的,一定要有相似点。
      上面句中打通了听觉“弦指间流淌的音符”和视觉“宣纸上泼墨”构成了通感。两者相似点即“弥散”。
      朱自清先生的散文《荷塘月色》我们都读过吧,这篇文章中就有好多处运用了通感这种修辞手法:
      1、“微风过处,送来缕缕清香,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”
句中感官对“清香”的嗅觉和“歌声”的听觉构成了通感。作者用“远处高楼上”飘来的“渺茫的歌声”的时断时续,隐隐约约的体验,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、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“清香”,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,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,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。
      2、“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,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,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”
句中,视觉的“光和影”与听觉的“的旋律”、“名曲”构成了通感。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,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。
      3、“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;又像笼着轻纱的梦。”
句中,“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”的视觉,和朦胧的梦境构成通感。联系前边的“月光如流水一般,静静地泻在这一篇叶子和花上。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。”朦胧的月光、薄薄的青雾,使月下荷塘如同世外梦幻的仙境,作者的心才能够暂时得到宁静,才能排遣内心的彷徨和苦闷,从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。
      4、“虽然是满月,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,所以不能朗照;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……酣眠固不可少,小睡也别有风味的。”
“满月”的“朗照”是“酣眠”,痛快淋漓;“淡淡的云”遮月,是别有风味的小睡。在这里,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了通感。
      通感修辞手法的运用,能突破语言的局限,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,起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。
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   2015-5-20

         QQ图片20150520104702.png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5
发表于 2015-5-20 16:13 |显示全部楼层
gzm001 发表于 2015-5-20 10:57
赞月下活学活用修辞学,图片千呼万唤不出来。

写写文章,练练脑子,防防痴呆,呵呵!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6
发表于 2015-5-21 07:37 |显示全部楼层
竹林深深情意浓 发表于 2015-5-20 20:57
很喜欢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!我们老师没有您讲得详细,更不知道有通感这一修辞方法。

教学朱自清的《荷塘月色》,通感这一修辞方法必然会讲到。你上课开小差了!哈哈……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7
发表于 2015-5-21 21:21 |显示全部楼层
竹林深深情意浓 发表于 2015-5-21 20:27
接受老师的批评!上课开小差的时候是有的,但是问过几个同学都说没听老师讲过。

年纪大的读书时,老师可能没讲过。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8
发表于 2015-5-21 23:12 |显示全部楼层
竹林深深情意浓 发表于 2015-5-21 21:21
鲁迅的《雪》文中是不是多处运用了通感这一修辞方法?

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,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;联想是因一事物而想起与之有关事物的思想活动。鲁迅的《雪》主要运用了联想的表现手法,以及比喻和排比修辞手法。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89
发表于 2015-5-22 08:11 |显示全部楼层
顺其自然LJY 发表于 2015-5-21 21:13
希望老师的所有梦想都开花!所有愿望都成真哈!

谢谢你的祝愿!

227

主题

18

好友

1万

积分
来自江苏

斗士长Rank: 11Rank: 11Rank: 11Rank: 11

90
发表于 2015-5-22 08:39 |显示全部楼层
顺其自然LJY 发表于 2015-5-21 21:22
眼睛是心灵的窗户,人们都在用眼睛互相洞察着对方的内心

因此,做人不能虚伪,不能欺骗,而要真诚、善良、友好。
网络不是法外之地,法律底线不可逾越,网民应遵纪守法,不造谣传谣,文明互动,理性表达,共建诚信健康网络环境。

商务合作: |论坛信息客服:0512-52037268 |论坛微信客服:cs18168523512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
零距离APP二维码